11月8日,正值第25个中国记者节,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贵州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谢六逸全集》发布会暨谢六逸新闻教育思想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学者齐聚一堂,深入研讨、分享洞见,搭建沪贵两地新闻出版与文化交流的桥梁,携手推动新闻学界发展。
作为贵州贵阳出生的著名作家、翻译家及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谢六逸在文学、新闻、教育等多个领域均颇有建树,留下超过500万字的著述。近年来,为传承弘扬谢六逸的新闻教育思想,贵州出版集团与上海复旦大学携手,历时5年编纂出版《谢六逸全集》,这不仅是对谢六逸治学精神的延续,亦标志着校地文化交流合作的拓展和深化。
文化传承之作 畅叙校地交流
2018年初,贵州人民出版社启动《谢六逸全集》编纂项目。2020年,该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历经5年精心编纂,这部包含20卷的全集问世,系统整理收录了谢六逸的所有著作、文艺作品、报刊文章等,并附有珍贵的照片和手稿资料,成为研究谢六逸生平与思想的重要文献。
“《谢六逸全集》的出版汇集了谢六逸在新闻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翻译方面重要的著述,是对其一生学术和成就的全面梳理,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认为,谢六逸是连接复旦大学和贵州的桥梁,此次发布会和研讨会不仅是传承和发展谢六逸新闻教育思想的重要平台,也是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渠道。
贵州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焱表示,上海贵州渊源深厚,交流交往密切。贵州的母亲河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上海是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处。大自然的馈赠使得上海贵州两地有饮水思源之缘。“95年前谢六逸先生在复旦大学创办新闻系,开启了复旦和贵州之缘。而今日,《谢六逸全集》的出版,不仅是上海贵州再度山海携手,铸就华章的生动实践,也为复旦与贵州出版加深缘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缘。”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办主任孙卫星看来,贵州与复旦大学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此次发布会让业内人士汇聚一堂,重温谢六逸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谢六逸文集》既是一部新闻教育经典,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孙卫星说,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挖掘并传承谢六逸新闻教育思想的精髓,守正创新,推动专业不断发展。
赓续先生之风 共话新闻思想
1926年,为了使中国新闻教育摆脱美国模式的影响,谢六逸倡导独立办学,立足中国国情发展新闻教育。他创立复旦大学新闻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开创了中国人自主办新闻学的新纪元。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教授评价说,《谢六逸全集》详尽记录了谢六逸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生涯,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其教育理念。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以澄认为,“出版《谢六逸全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套书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留下了一笔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让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后继者可以学习、传承、发扬光大优秀、中国本土的新闻教育的思想。”
如何在实践中体现谢六逸的新闻教育思想?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吴廷俊看来,教学科研并重、理论实践并重是谢六逸新闻思想的两个重点内容。“既要培养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同时需要培养学生指导社会的能力。”吴廷俊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表示,谢六逸等高风亮节的前人给我们留下非常多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责任就是好好学、好好继承,继承师训、师德、师风,并不断挖掘这些精神财富。
“谢六逸先生没有完成的工作与我们当下正在做的工作是一脉相承的,这也体现了谢六逸先生的前瞻性和远见卓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芝晓如是说。他认为,谢六逸的新闻教育思想可归纳为四点:新闻教育思想要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要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以正确引导社会为要求,以及培养逻辑思维关系,这些理念表明,当前的新闻教育仍有许多工作亟待开展和完善。
守正创新并举 传扬先辈品格
谢六逸晚年返回贵阳,不仅在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任教,还担任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并在贵州大学中文系开设了讲座,新闻教育和研究活动惠及当时贵阳多所院校。现今,各高校秉承守正创新的原则,将谢六逸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之中,激励更多学子领悟其精神实质。
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康莉介绍道,贵州大学传媒学院以谢六逸冠名开设了新闻大讲堂,邀请知名新闻传播专家学者来院讲学。至今举办了44场,以此铭记先生在中国新闻教育领域所作的贡献。
“谢六逸在中国新闻教育领域所作的贡献,是新闻院校师生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康莉说,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学习传承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为人治学之道,并把这一份理想贯穿在我们的治学和育人实践当中。
“谢六逸是复旦的,也是贵州的,更是全国的。”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罗仁祥说,谢六逸任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他的新闻教育思想将贵州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新闻学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自2019年起,贵州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组织开展了很多活动,如举办上海、贵州两地新闻学院共同祭扫谢六逸先生墓,以及开展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等等。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钟华介绍道,2017年秋季,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谢六逸新闻实验班开班,经过7年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目前已培养4届毕业生。“同时,我院结戏剧与影视学科专业特长,将党史和新闻史的学习搬上舞台,创作了《黔人六逸》等沉浸式舞台剧。该剧打破传统的戏剧的模式,以谢六逸的生平事迹为主线,采用时空交错,密室逃脱等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钟华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 赵珊珊陈江南
图/刘杨
编辑/黄若佩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