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号台风“贝碧嘉”刚刚过境,第14号台风“普拉桑”接踵而来。
这个中秋小长假,杭州人完整经历了台风预警连连升级又迅速解除的过程。出游的计划打乱了、期待的聚会取消了、防御的准备做全了,结果等来却只是台风擦身而过,“值班值守好多天,扫街巡逻好多遍,这样的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有些人产生了“厌战”情绪和松劲心态。
思想松懈是最大的隐患。“贝碧嘉”本体范围小、移动速度快,被称为“子弹型”台风,虽未对杭州造成较大影响,但这颗“子弹”对登陆地上海带来的破坏是真切而直观的。窗门吹跑、墙皮脱落、屋顶掀翻,连摩天大楼顶部的千吨阻尼器也在剧烈摇摆……在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的当下,已不必赘述台风的巨大威力。在“摩羯”“贝碧嘉”之后,我们庆幸没被“子弹”直击,却不能养成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给安全埋下新的隐患。
防汛防台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多次指导全省上下众志成城防汛防台。在防御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时,他首次提出“不死人、少伤人”的防台目标要求。之后,他还提出“四个宁可”——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三个不怕”——“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持续迭代的防汛防台应急体系铸就“最强盾牌”。
虽然前一发“子弹”擦身而过,但汛期仍未结束、秋台风“警报”尚未解除,防汛防台的“盾牌”仍然不可松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既是原则,更是底线。当前,一天狂奔上千公里的“普拉桑”,正以堪称“飞毛腿”的速度逼近浙江。应对自然灾害,就是要坚持“每次防御都是如临大敌”,牢牢握紧手中“盾牌”,做好最坏打算、做足最全准备、争取最好效果,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