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全会精神为实践指引,勇做“攀登者”,力争上游“挑重担”;勤做“开拓者”,自强不息“辟新路”;甘做“护航者”,用心用情“守果林”,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保持“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踔厉奋发,以锐意进取的“生命力”,做改革攻坚的攀登者。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将面对更多深层次的机制体制问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高。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始终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决心,在“攀藤揽葛”中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方面要怀揣“心有所向、素履以往”的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改革的滔滔大潮中激活“思想引擎”;另一方面要激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摒弃“登梯爬坡”的畏难心理,锚定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阻碍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在前瞻布局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坚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清醒自觉,以披荆斩棘的“创造力”,做改革突围的开拓者。社会革命任务越艰巨繁重,越要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部分行业领域因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滞后导致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受阻。而我们党总结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为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提出了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这也为解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动力不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法论。广大党员应当大胆解放思想,破除“掣着杠子走巷子”的思想坚冰,认识到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只有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及时总结新经验、提炼新思路,才能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同时要秉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实事求是精神,充分研究改革措施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坚持因地制宜,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多些“躬行实践”,少些“纸上谈兵”,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阔步前行。
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浩然正气,以焚膏继晷的“行动力”,做改革惠民的护航者。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点突破医疗、社保、就业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疑难杂症”,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逐步化解机制体制性“顽瘴痼疾”,坚决以改革为纲,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事精神谱写改革惠民新篇章。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引导人民群众摈弃改革攻坚中的“过客心理”和“看客心态”,在全社会凝聚“人心齐、泰山移”的向心力,贯通“十个指头弹钢琴”的合众力,砥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驱动力,以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推进改革创新在基层落地生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