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为估计数据。
刚性需求较多的商旅仍是支撑我国入境旅游的基础市场。统计显示,近两年,港澳台地区仍是我国入境游客的主要客源市场。与我国经贸往来最密切的国家,也是入境游客最重要的客源市场,如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新加坡、俄罗斯、英国等,这些国家是我的入境游客来源国。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他们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他们也是中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21年,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英国位列对华实际投资额前十位国家[1]。
随着我国入境检疫、签证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入境旅游回暖复苏的政策窗口正在逐步打开。一是入境检疫政策不断优化,入境集中检疫时间进一步缩短,由2021年5月的“14天隔离医学观察 7天居家健康监测”改为“7天集中隔离”从2022年6月的“医学观察 3天居家健康监测”到2022年11月的“每日居家健康监测”,再到2022年11月的“5天集中隔离 3天居家隔离”。 其次,入境签证政策也逐步放宽。据多个驻外使领馆发布的消息,自2022年6月起,放宽来华工作、商务、探亲、留学等人员的签证申请条件。自2022年8月24日起,外国公民允许持有有效亚太经合组织(APEC)商务旅行卡和中国学习类居留许可入境,并逐步恢复办理国际学生签证。最后,我国进一步放松对国际航班的管控,并于11月取消了入境航班的断路器机制,有效保障了国际航班的快速恢复。中国民航局将从今年10月底起实施冬春航季航班计划,国际民用航班数量将比往年冬春季节增长106%。
与此同时,赴华潜在旅游需求显着回升。谷歌搜索数据显示,2022年,海外对中国航班和住宿的搜索量较2021年同期出现明显回升。特别是2022年6月以来,随着我国入境检疫和签证政策的放宽,以及入境旅客的持续增加,国际航班数量、海外航班搜索量以及国内住宿量大幅增加。根据海外人士普遍提前3-6个月开始规划旅行的消费习惯,这一数据预示着2023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极有可能出现大幅复苏。
事实上,随着入境检疫和签证政策的有序放宽,以及国际航班的持续恢复,入境旅游正在小范围复苏。交易性入境签证的自由化保证了前往中国的必要旅行。其中,来华经商、留学、探亲不超过一年的人群,将构成未来我国入境旅游的基本市场。根据中国国家移民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我们初步预计2022年我国入境游客将超过2000万人次。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直接全面放开入境旅游的可能性较小。不过,随着我国疫情防控经验日益丰富,疫情防控将更加科学精准。此外,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人数已明显降低,有序恢复将是未来入境旅游发展的主基调。入境旅游复苏预计将呈现“小步走”趋势。未来入境签证和检疫政策还有放宽空间,更多国际航线正在恢复。在入境旅游潜在需求进一步恢复的基础上,我们预测2022年将是入境旅游市场触底之年,入境旅游有望回升。 2023 年将出现更显着的复苏。
3、数字化正在重塑行业生态
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的背景下,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和各行各业一样在加速。对于入境旅游服务商来说,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必修课。数字技术和工具可以有效帮助入境旅行社不断寻找适应当前环境的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提供更多试错机会,提高其在疫情冲击下的生存机会。
数字化还带来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疫情发生后,入境接待业务的暂停,迫使行业从业者思考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并采用新的商业模式。云游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入境从业者创业创新的代表。他们的创始人包括资深外语导游。数字技术和工具在他们的创业创新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和工具的应用,这些新产品或商业模式就无法实现。云游天下开发推出“共享好导游”APP和小程序,为国内游客提供高性价比的真人语音解说服务,为导游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精骑文化开发了入境游客非常熟悉的骑行产品,导游通过APP在骑行过程中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少数入境旅游服务商基于现有优势,转向服务国内旅游市场,根据新的客户需求调整业务内容,通过业务转型和市场导向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对于同时拥有国内和出境旅游业务的旅游服务商,如中国旅行社,其入境团队与国内旅游业务部门合作,参与甚至主导定制旅游产品的研发和相关业务运营,以保证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储备工作。专门从事美食旅游的Lost Plate转向为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提供服务。除了为来华外国人提供旅游服务外,还提供协助核酸监测、疫苗认证,甚至购物、快递等综合管家式服务。Lost Plate将产品从碎片化的美食旅游产品调整为过去以“一站式、多站”的长期旅游服务来满足外国人在华国内旅游的需求。
广大为游客来华观光、休闲、度假提供旅游服务的市场主体仍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存在风险。考虑到自身基础和外部环境变量,绝大多数入境旅游服务商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保证核心员工的基本工资和社保支出,并尽力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他们尽最大努力留住核心员工。
在疫情加速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旅游供应链各环节的市场主体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数字化转型,未来入境旅游服务商的数字化转型将更加紧迫。疫情破坏了以“出境游团——境外旅行社——本土旅行社”传统业务链为基础的行业生态。数字化基础较好的新兴入境旅游服务商和行业新进入者将更多地参与行业生态的重建。 ,这也意味着数字化正在重塑行业生态。
对于广大数字化基础薄弱的中小微入境旅游服务商来说,一步到位的数字化转型不太现实,但他们需要利用间隙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数字化转型知识,了解零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 为企业提供成本低的解决方案。具有成本效益的数字技术和工具,为后续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未来一段时期,数字化可以优先考虑核心业务流程,即客户服务。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TA平台、自有网页、社交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加强与潜在入境游客的联系,拓展营销推广渠道,积累用户数据,密切跟踪用户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组织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有能力的入境旅游服务商还应积极推动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供应链接,连接大量小微企业,提高资源整合和分配效率,客观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整个入站字段。数字级别。
4.提升城市国际旅游影响力
城市日益成为独立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在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着关键作用。许多城市都有潜力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为更好发挥城市在推动入境旅游目的地建设、入境旅游市场有序恢复和对外旅游推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课题组开展了我国主要城市吸引入境游客能力研究,也就是国际旅游影响力。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继续是我国国际旅游影响力最大的城市。西安、成都、武汉、珠海、厦门等地区中心城市和经济特区表现较好。三亚、丽江、黄山等旅游城市表现较好。也在名单上。
未来,需要依靠城市个性,进一步提升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国际旅游吸引力。一要注重城市旅游品牌个性的建设和传播,挖掘文化元素,保留和塑造城市个性,以提升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基于城市个性,增加游客体验价值,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从长远来看,还必须注重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结合自身实际,将旅游优势转化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有力条件。通过产业升级,丰富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国际旅游影响力。
此外,城市作为对外旅游宣传的重要主体,还需要结合城市的个体特色,进一步将中华文明和文化元素有机融合,比如通过开发或利用现有文化IP丰富城市旅游产品和形象,推广城市旅游产品和形象。城市借助影视娱乐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文化节庆打造城市旅游名片等方式,彰显城市个性,创新对外旅游宣传内容。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入境旅游管理、营销和研究部门需要继续探索入境旅游市场有序复苏可能的解决方案和路径。重点关注与商旅密切相关的旅游客源地和客源市场,继续推动商旅市场恢复,讨论逐步恢复入境旅游签证、试点团体赴华旅游。
刘相彦 供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