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隐匿与公众认知
近日,一名女演员公开自己因抑郁出现躯体化症状,甚至一度被送往医院抢救,引发了广泛关注。她描述了自己曾经历情绪低落、荨麻疹、盗汗和睡眠不佳等症状,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并不是个例,许多公众人物也曾在镜头前展示光鲜亮丽的形象,而在幕后却饱受抑郁症困扰。
2023年7月,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轻生,这一事件不仅令人痛惜,也再次引起了公众对抑郁症的关注:为什么性格阳光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头痛、失眠、瘙痒……这些是否也是抑郁症的表现?
乐观背后的心理阴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范滕滕指出,有一种被称为“隐匿性”抑郁症的现象,大众通常称之为“微笑型抑郁症”或“阳光型抑郁症”。这类患者在外界看来表现得乐观坚强,但在独处时却难以维持这种状态。他们习惯用面具伪装自己,不愿向他人倾诉内心的痛苦,这反而容易使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范滕滕医生表示,这类抑郁症多发生在需要经常展示良好形象、频繁出入社交场合的人群中,如公众人物。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自尊心,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病情加重。
抑郁症的症状与误区
抑郁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个体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
- 心情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从闷闷不乐到悲观绝望。
- 思维障碍:思维变慢、反应迟钝,甚至出现妄想和幻觉。
- 意志活动减退:缺乏动力和意愿,生活懒散,不愿社交。
- 认知功能损害: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回忆过去不开心的事情。
- 躯体症状:睡眠障碍、呼吸不畅、乏力、食欲减退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抑郁症患者情绪尚可,但经常出现躯体上的不适,反复检查却查不出具体病因,从而引发更大的焦虑。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提醒,这种情况应尽早考虑去精神心理科排查病因。
休学/辞职不是万能解药
很多人误认为“休学/辞职后,抑郁症就好了”。事实上,如果抑郁的病因来自学业或职场压力,暂停学业或辞职可能有助于缓解病情,但在其他情况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式。脱离社会活动后,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在封闭环境中产生“戒断反应”,不利于病情好转和社会回归。
因此,如果因治病需要暂时减少工作和学习,可以逐步调整:
- 保持社会联系:尽量避免独居,与家人朋友一起居住;定期与信任的朋友或亲人交流;利用互联网寻找情感支持渠道。
- 循序渐进地调整生活:先接触熟悉的社交圈子,尝试简单的工作,给自己创造缓冲空间。如果是自身缺乏精力,可以先参加短时间的社会活动,逐步恢复适应能力。
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
根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我国目前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面对抑郁症患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帮助:
1. 多理解: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被理解,他们的痛苦往往难以言表,需要不断尝试理解。
2. 多倾听:倾听是最重要的,不要急于评价、分析或指责。
3. 多关心:抑郁症患者通常很脆弱,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4. 多配合:在患者需要独处时给予空间,在发泄情绪时给予陪伴。
5. 不盲目建议:不要强行带患者运动、聚会、旅行等,避免增加他们的压力。
6. 不指责:不要贴上“不努力、不负责”等标签。
7. 不询问原因:不要问“为什么大家都有压力,就你生病”,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无法选择是否患病。
8. 找专业医生治疗: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抑郁症不是“思想病”,一味劝患者“想开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论是治疗方法还是社会文化层面,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提前预防、积极治疗,切莫讳疾忌医。愿每个人都能获得应有的关爱和支持,保持心理健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