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的马婆婆
文/阿蓬英子
今年七十八岁的马婆婆,名讳淑华,身高一米五左右,是一位有着四十三年党龄的老党员。她祖籍安徽,早年随父母工作变动,来到黔江濯水生活。
她脸上随时充满微笑,从不用护肤品,却极少有老年斑和皱纹;一头短发,简单地束于脑后,或用发饰网兜扎起来;她头脑清醒,讲起话来,有条有理,走路带风,完全不会拖同行人的后腿。她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去城西做垃圾分类、环保宣导;或去访视曾经联系的困难群众,随缘提供点帮助;或下乡去经管一下有机菜园,采摘点新鲜的蔬菜瓜果回来。她常年布衣素食,坚持读书写字,却定期捐资助学救灾。她常说,素食菜羹尽可充腹,为了身体健康,也尽量低脂纯素。
一
二十多年前,认识马婆婆时,她刚从当地建委退休。彼时,她与朋友在西沙桥旁,开了家做被服的布店。她们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已有退休工资,完全够生活开销。退休后,不想坐吃等死,虚度光阴,就想开布店挣点钱,用于做慈善公益活动,救济身边的困难群众,也不至于拿退休工资出来贴补。如此晚年生活,老有所为,生命才更有意义,也不负自己曾经在党旗下立下的铮铮誓言。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却永远不能变色!
布店旁有一家诊所,是家夫妻店。女医生姓李,大约五十岁,后来因为丈夫瘫痪,诊所就停业了。李医生成天在家伺候瘫痪的丈夫,身体劳累心情困苦。马婆婆知道后,开导李医生说:“面对困难心平气和,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李医生很是疑惑:“我这成天伺候一个瘫痪的病人,累死累活连门都出不了,怎么还成了最好的安排?”
马婆婆就给她讲了一则古老的故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传说,从前有个国王,打猎时被狮子咬断了一根手指。国王很生气,大臣听后却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后更加生气,把大臣关进了监狱。后来,国王又去打猎,遇到了食人族,所有人都被吃了,只有国王因为断了手指遭到嫌弃而活着回来。国王回来后,连忙把大臣放了出来,并向大臣道歉,觉得大臣说得对,不该把他关进监狱。大臣依然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不解,大臣解释说:“如果国王没有把我关进监狱,我一定会陪同您去打猎,我也会被吃掉!”
李医生听后,哈哈一笑,心情释然了许多。她向我们转述这个故事时,我们仿佛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要学会转念,就会转危为机,破迷开悟!
二
彼时,还没有后来的扶贫优厚政策。我所供职的武陵都市报社正组织“圆我读书梦”公益活动。根据记者报道提供的线索,布店和马婆婆的朋友们,先后资助过五六位大学生,帮助过十多家共二十多位残疾重病家庭和困境老人,曾先后去过城南幸福院、濯水敬老院、阿蓬江敬老院、彭水保家敬老院等地看望慰问孤寡老人。
城南有吴姓兄弟俩,父亲早逝,母亲残疾且另嫁,兄弟俩甚是孤苦。哥哥十几岁开始打零工,弟弟还在上小学。马婆婆、薛兄、单位的蒋姐,还有几位朋友,就开始为小吴同学的生活、衣着、教育、就业等琐事操心。如今,兄弟俩都已经长大独立生活,偶尔还会与大家保持联系。
我们报社记者曾经报道过一位任姓病人,瘫痪在床,家里十分困难。马婆婆、李医生、单位的蒋姐、徐姐,还有做布店生意的王姐等,一起筹钱买礼物,坐公交车到冯家,然后翻山越岭徒步去看望,直到病人被作为民政兜底户安置妥当。
三
马婆婆曾经当过妇联干部、政府文书、会计和房管所负责人。她一直爱买书、读书、写字,记录事情和账目总是清清楚楚。待她把布店从西沙桥搬迁到马石角鼓楼巷后,还在布店内放了一个简易书架。她自己看过的书,别人看过的书,常年有几十本放在那里。只要是布店上班时间,大家都可以自由借阅。
曾经在网络上听过钟茂森博士讲解《孝经》。我很想有一本文字版的《钟茂森博士细讲孝经》。不料没过几天,就在马婆婆的布店里心想事成了。后来,我认真学习了多位专家讲解《孝经》,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做家庭教育志愿者的践行体会,多次受邀开讲座分享读书心得。
2024年5月,我主讲的《读〈孝经〉行孝道 争做有道德的中国好母亲》网络微课视频,被重庆市妇联评为家庭教育优质课,在网络上进行展播。这些都得益于马婆婆和朋友们多年的帮助、鼓励和支持!
马婆婆退休后,持续不断地参与公益活动。除了开布店筹钱帮助困难群众,她还受邀到全国各地做公益活动志愿者。如今,马婆婆年近八旬,不再开布店,也很少外出参与公益活动。她在朋友的帮助下,与志愿者们一起,常去城西街道居民小区宣导垃圾分类。她们把可回收垃圾卖钱后,全额用于捐资助学救灾,捐款收据在群里公示,接受大家监督。
谨以此文向她和志愿者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作者简介:阿蓬英子,本名曾素芳,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协会员,曾与儿子张檬月合著出版亲子家庭教育图书《孩子带我上伏羲班》。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