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东海人文旅行》栏目关注了一艘船。它是全国最大的仿古木造福船。造船技艺已传承25代。前年秋天,记者登上这艘古船,进行了深入考察。探访,但去年2月4日,该船在福建宁德恒宇码头失火受损。该国最大的古董木船着火了。造船技艺已经传承了25代。一年过去了。古船怎么样? 1月30日,宁德传来好消息。古船经过修复,看上去比以前更加精致、宏伟。看最新的照片,它依然停在原地,同样的老技艺,延续着刘家的“血统”——
[浙江新闻 ]
幸运船上,有泰坦尼克号没有从国内学到的技术
4个月,不停歇的行走,展望未来
“池塘碧绿,鸥鹭飞翔,麻风飘香。”
在福建宁德写下这句诗的人是曾居杭州孩儿巷的南宋诗人陆游。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34岁的陆游接到调令,从家乡浙江绍兴南下,水陆两路,途经瑞安、平阳、三都澳水域,任福建省宁德县主簿。
在宁德,陆游看到了“高楼林立”的双燕岭、白鹤岭,也经历了“波涛汹涌、飞鸾渡龙鳞出没”。直到81岁,他仍然写诗缅怀那里的人和人。风景,牡蛎,荔枝。
当然,陆游并不是唯一一个从浙江到福建的人。
455年前的夏天,戚继光率军在宁德横屿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那一年,34岁的他刚刚调到浙江。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戚继光前往福建宁德,渡海进攻横屿岛倭寇老巢。
浙江省社科联与钱江晚报联合启动“东海人文行”走进宁德。回顾历史,还是走进宁德的现在,与海洋、船只有关的过去与现实一一展开。
浙江的船文化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它与福建船文化一起,是中国传统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闻名于舟山、宁波的“青眉”,在福建被称为“五洲船”。
从东海沿岸的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宁德出发,我们发现“奋发图强、走在前列、站在前列”的浙江精神并没有止步于浙江。它伴随着无数浙江人的生活。顺应潮流成为每个中国人应具备的开拓精神。
为期四个月的“东海人文之旅”暂时结束,但展望海洋及其面临的未来尚未结束。
再过几天,2018年即将到来,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未来的篇章如何开启?一路走来,在奋勇争先的故事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张湾建造的仿古大福船由周海滨提供
距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张湾镇东侧十多公里处,风开始刮起来。手机位置显示:横屿岛。一艘红色古董大福船停靠在海滩上。
宁德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台湾省三大经济区中部。具有“北通南、西进东出”的独特区位优势。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尖底海船的统称。与沙船、广船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船型。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倭乱,富川号被改造为各种军舰。
红色仿古船位于宁德蕉城区张湾镇。紧邻世界著名港口三都澳。它四面环山,面朝大海。盛产樟脑、松木等造船所需木材。
戚继光也许没有想到,在恒宇大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张湾福船,在455年后,竟然在张湾人的手中——依然在原地,焕发出新的生命。
【巨大的古董船,来自一个承诺】
走进张湾启后路的中华福船文化展示中心(宁德张湾馆),可以看到张湾福船制造的详细过程,还有另一个熟悉的名字:郑和。
明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乘九帆船航行至宁德。
解说员称,戚家军利用富川号不同型号的作战性能,编制了一套严格的海战战术,从而屡屡击败日本舰艇。事实上,这是他的前任郑和七次下西洋时利用富川的遗产。与海防紧密结合的典范。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途经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东非海岸等深水区。他们都选择了尖底、吃水深、长宽比小、稳性好的福州船型。他招募的富川舰艇中,有三分之一是在张湾的富船厂生产的。
马六甲郑和文化中心展出郑和下西洋的模拟作品。曹健 摄
眼前这艘古色古香的大福船,船头尖,尾宽,两端翘头,船头船尾高高的。全长43.8米,宽12米。
中国传统帆船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海云举了一个例子。世界著名的瑞典古董船“哥德堡”号曾访问过中国,但宁德人的幸运船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都超过了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用于实际航行的仿古木帆船。
2016年1月12日,大福舰正式开工建造,10月18日下水。宁德市摄影家协会刘明阁表示,平时也会开车到三都澳海洋牧场进行旅游示范。
2010年,中国水密舱壁船制造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执着的张湾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将在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打造仿古福船。它将响应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号召,成为一艘流动的展览展示船。
【水密舱技术被其他国家借鉴】
水密舱是造船业特有的术语。
在展厅里,我们看到了它的核心技术: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运用榫卯、填缝等核心技术,安装舱壁,使舱室相互独立,形成密闭的空间。海豹。透水结构形式。如果其中一个舱室受损,其他舱室也不会被淹没,这样既保证了船舶和货物的安全,又方便修理,同时也增强了船体抵抗侧向水压的能力。
“这是桐油灰和麻丝,如果船板之间有缝隙,就用这个来填补。印度人用绳子绑住填充物,但它会漏水;欧洲人用焦油来使其不漏水。一旦它抓住了火,烧得很快。”周海滨说道。
这种复杂的技艺是中国造船工匠对世界造船业的重大贡献。富川采用的水密舱室结构早已受到国外的赞赏。
1795年,英国海军总工程师塞缪尔·边沁首次采用中国人首创的水密舱技术建造了新型军舰。他在论文中表示,他建造的这艘船“有舱壁以增加强度,以保护船只免遭洪水和沉没,就像中国人现在所做的那样。”
此后,我国先进的水密舱室结构逐渐被欧洲乃至世界造船技术所吸收,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结构形式。
1912 年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也有防水舱。但为什么还是沉了呢?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
它被15个带有自动水密门的水密隔断分成16个水密隔间,但这些水密隔间延伸得不是很高。
听起来有点专业。周海滨解释道。换句话说,泰坦尼克号的水密舱设计不合理,无法完全隔绝水。前面的五个水密舱被水充满后,迅速蔓延到后面。即便如此,不完整的水密舱室还是让泰坦尼克号多了2小时40分钟的时间,拯救了700多人。
(原标题《遭火损毁,全国最大仿古木船成功修复》编辑毛梅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