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简介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和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科学规划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宣恩主动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武陵山区休闲娱乐名城建设,笔者遵循由宣恩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县旅游局等部门组成的调研组,对县内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走访河南省栾川县、重庆武隆县城市,也有类似的条件。通过调查,调研组认为,宣恩完全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条件,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大有希望。
1 旅游的定义及旅游对县域振兴的意义
旅游这个词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指往复旅程,即离开后又回到起点的活动。韦氏大学词典对旅游业的定义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旅行,为游客提供旅程和服务的行业。 [1]
所谓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为基础,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观光服务的产业。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服务。其中,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民族风情、建设成果等,是经营旅游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休闲设施等;旅游服务包括旅游管理活动和各种劳务服务,与旅游设施相结合,形成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2]
狭义的旅游业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餐饮、旅游运输服务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业销售的旅游企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了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 [2]
要界定旅游带动县的意义,首先要理解县域旅游经济的内涵。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笔者参考吴忠军的《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对民族县域旅游进行分析。经济的定义进一步明确了“县域旅游经济”的概念:即以县域为区域范围,涉及县政府、旅游部门、企业,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为主体的旅游经济。以产品为核心,以向游客提供优质、完整的旅游体验为宗旨,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于一体的经济体系。 [3]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可以用旅游品牌招商引资、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发展企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带动旅游业;我们可以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服务旅游来发展旅游业。产品开发,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富民发展;我们可以以旅游业发展为契机,不断加大县城建设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形成旅游兴城的局面。而且我市推动旅游业呈现良好局面。
2 宣恩县旅游资源现状及特点
2.1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多彩。全县有以七美山为代表的著名山地风光,有七美山大峡谷、东门关瀑布风光,还有白玉洞、仙武洞、洛川岩天坑等。洞穴群落和岩溶景观有珙桐群落等。是我国最大、世界罕见的新生代孑遗植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有春木营亚高山泥炭苔沼泽湿地,是“五溪之一”酉水的源头。小关山椒园有千年红豆杉,竹山毛坝塘有“九子抱母”古银杏树,河猫村有“亚洲第一”古楠树。长滩湖中部——长茂润南,万寨“中国最美树”。最美丽的常绿油橄榄等珍稀植物风光;有我国喀斯特地貌第一座高坝水电站形成的双龙湖;有堵洞做水库的狮子关水库和世界上最细的水坝。宣恩还拥有多次荣获国家金奖的“贡水白柚”、早熟宽皮柑橘“宣恩早蜜柑”、中国优质茶树品种“峨茶10号”、与四川贝壳齐名的“湖北贝壳”,皱纹木瓜、白三七俗称“竹参”,闻名全国。
2.2 宣恩的红色旅游资源久负盛名。是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西、湘鄂川黔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曾在此浴血奋战八年,建国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曾在此浴血奋战。 ,共和国副主席王震在此诞生并逝世,土家族中将廖汉生在此立下许多功勋。这里是红七师师部和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三方面军司令部,红二方面军的前身。有军事教科书上的伏击战模型半里院胜利战场,有贺龙红军征召第一支神兵队的会议。遗址为小关羽宫,还有李浮田红军桥、韩家坪战场、石宝寨战场、雁塘坪战场、两河口清匪反霸战场、庵剿匪战场、西平剿匪战场等军事遗址;有宣恩农民协会、白堰溪宣河联防指挥部、邵八堰中心支部会议、宣恩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历史古迹。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胡锦涛视察东门关并拍照留念。武昌第一批烈士康济民、周之涵、朱伯平就住在宣恩。抗日战争时期,湖北代主席严力开垦了三块荒地,立了“不共戴天”石碑。民政厅厅长张南贤辞职隐居长潭江,创办“羞屋”扫盲班。据资料显示,宣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旧部族“夔东十三家”的游击区,李家河是明代翼王石达所在的地方。太平天国起义军,进攻掠夺。 [4]
2.3民俗民族文化富有特色。宣恩县作为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乡,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舞进中南海的《宣恩水水》、毛泽东称赞的《滚龙莲香》、《八宝铜铃舞》、《猴子舞》、剪草锣鼓、春木英山歌、小关灯调,三帮鼓、苗歌、苗舞,以及著名歌唱家蒋大为的放纵歌曲《请喝一杯宣恩茶》,构成了该县独特的民族歌舞。以沙道沟为代表的藤条工艺品、以长滩河为代表的竹编工艺品、以竹山镇为代表的木雕、扎编工艺品,创造了该县精美的民间工艺品。 “四大火腿”之一的大排火腿、被乾隆皇帝授予“皇帝宠幸锡”的吴家台贡茶、恩施“十大名食品”之一的张观和扎、远销海外的焦源包古糕。特色美食形成了宣恩独特的饮食文化。鄂西最大的土司市南宣抚寺皇城,道教三大宫观之一的忠武当遗址,传说中李白流亡经过的“里西基岩”,还有东乡土司遗址、祖师庙、尼姑庵、豫园。皇宫、凌云塔等构成了宣恩县悠久的文物旅游资源。小茅营苗寨是湖北省唯一保留和传承苗语的苗寨,被誉为古代民族的“活化石”。也是湖北省土家族吊脚楼的“头号种子选手”。青羊坝古民俗街、小关野脚花园张家大院、高洛观音堂四合院等构成了全县以典型民族村落、乡土建筑为代表的民俗度假旅游资源。 [5]
三、宣恩县“旅游强县”发展路径
3.1思想高度统一,形成“旅游兴县”共识。规划建设全县支柱产业。宣恩的优势在于山、水、人,就是上面列出的各种优势资源。当前,旅游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游客来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全面联动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将成为解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3.2整合优势资源,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全方位谋划、高起点谋划,必须以战略眼光、创新思路来做好。结合宣恩旅游资源特点,该县旅游规划应以“一点三线旅游圈”为基础。 “一点”就是以县城为中心点。依托音乐喷泉、民族文化浮雕墙、民族风情街、民族文化长廊、森林公园、水上乐园等核心配套项目,打造旅游县城。发挥焦园集镇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大型旅游接待中心,打造全州旅游集散中心。
“三线”分别是公水河城至东平库区至七梅山至春木营的生态地质观光线、邵坝岩至沙道沟两河口至板栗园的红色遗址观光线、沙岛至春木营的红色遗址观光线。民俗体验线从苟彭家寨至高罗小毛营至焦园青羊坝。
3.3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建设核心景区。
3.3.1重点建设以县城为核心的城市旅游景区。一是推进旅游县建设。依托全县植被好、生态好的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县和省级园林城市。围绕“土苗风情园”的民俗特色,融合民族生活习惯、风俗习惯、节气、建筑风格,凸显民族文化特色。二是加快城市风景名胜区创建。大力推进拱水海岸风景区建设,加快龙东至东平集水上游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建设。充分利用龙洞水库区城区适宜居民休闲、郊游、度假、游乐的优势,聘请专家规划设计城市森林公园,丰富全县旅游景点。三是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以四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建设和特色餐饮产业发展为重点的配套服务功能建设,为游客提供舒适的食宿。建设民族文化广场,打造原汁原味、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歌舞表演,让游客尽兴而归。建设民族风情街,设立宣恩特产、名品购物网点,满足游客需求。
3.3.2高起点建设七美山旅游景区七美山原生态保存完好,境内大峡谷自然景观雄伟独特,山水相映。宣恩旅游发展要以七集美山为龙头,按照巴山坪社区、羊溪社区、大卧龙社区三部分实施,打造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峡谷探险、科普考察旅游景点,形成宣恩旅游品牌。
3.3.3尽快实施青羊坝、彭家寨等特色景区建设项目,充分利用青羊坝的古民街、古建筑、土司、商史、古交通,用文化卡宣传整合青羊坝、水田坝、西草坝、黄平线,建成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利用彭家寨品牌效应,打好民族牌,将沙道沟镇建设成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培训、演出中心、民族手工艺品生产销售集散地、旅游中转中心。以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特色生态农业建设为契机,打造209国道沿线特色住宅示范带和生态农业观光带。
3.4发展配套产业,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围绕“吃”、有特色,加大宣恩特色餐饮发展力度,鼓励引导张观和扎等当地餐饮品牌打造宣恩餐饮特色品牌。围绕“住”得舒心,重点抓好县内四星级宾馆建设,改造提升现有宾馆酒店设施,建设农家星级宾馆,实施旅游进村入农。围绕“出行”便利,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旅游高速公路建设,满足旅游交通需求。以“旅游”项目为重点,加快宣恩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围绕“买”的满意,加快开发宣恩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饰装饰品、藤编、竹编、扎编工艺制品、木雕、菊花石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围绕“娱乐”快乐,加快民族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包装创作“宣恩戏”、“滚龙莲香”、“八宝铜钟舞”等,形成特色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
3.5加强旅游营销,塑造宣恩旅游形象。宣恩旅游资源尚待开发,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知名度较低。加大产业营销力度尤为重要。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宣恩来说,加大景区宣传推广力度是当务之急。要通过上级广泛报道的主流媒体,加强对全县绿色生态和民俗风情的宣传推广,努力提高宣恩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县旅游部门要牵头组织全县旅游产品的整体包装和推广。各旅游景区、协会、企业要组团参加省内外各类高水平旅游聚会、博览会。全县各部门、各单位要通力合作,通过各自的产品推广工作,与对口部门相互联系,宣传旅游产品。
参考:
[1]文兴奇,齐子鹏.旅游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
[2]文兴奇,齐子鹏.旅游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32-33。
[3] 吴忠军.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3。
[4] 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编委会.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宣恩卷[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5]宣恩县民族文化丛书编委会.宣恩县民族文化丛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6]宣恩县委政治研究室.宣恩研究[J]. 2012(2)。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