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网

全国名家看贵州 | 刘亮程:让文艺力量融入村庄“生长”

11月6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创作实践工作座谈会暨西南六省(区、市)文学发展联盟协作交流活动在贵阳举行。

会上,新疆作家协会主席刘亮程作交流发言,分享了他自己对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实践心得。他提到,“要让文学艺术的力量融入村庄,因为作家和艺术家都有其自身的影响力,这些年来我们村庄的变化很大,这也是它接触到了文学和艺术所衍生的一种无穷的力量。”

2013年,刘亮程搬离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乌鲁木齐,入住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创办木垒书院并任院长,重返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他说,“搬到村庄的想法原先是想找一个僻静处安度余生,随着发展这个村庄也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游客纷沓而来,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锁着书院的门在里面耕读。”

这些年来,刘亮程着力打造的艺术家村落吸引了众多作家、艺术家在此旅居创作,共同推动文化事业和乡村旅游的繁荣发展,努力开创以文学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典范,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刘亮程看来,乡村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老家,一个人总归要回到祖先那里去,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命观,绵延不绝,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觉得乡村是中国人真正的根,只有身在乡村,在社会的末梢才能知道基层正在发生什么。”

尽管时间在流逝、万物在生长,回到仿若家乡的村庄,刘亮程关注到了跟着村庄老去的一代代乡民,他们随着时间生老病死,留下了空院落。乡村不能荒芜,如何将菜籽沟村留住?

刘亮程开始更积极地用文学和艺术的力量,助推激荡乡村发展的活力,把走远的年轻人吸引回来。从2015年开始,刘亮程发起设立了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该奖项每年用100万元奖励对中国乡村文学、乡村音乐、乡村绘画和乡村建筑设计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文学艺术的力量像太阳般的暖光洒在菜籽沟的大地上,让这个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古朴村庄得到了新的滋养,让“一个人的村庄”变成了“一群人的村庄”。

在菜籽沟,刘亮程也进入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旺盛状态。近10年,他陆续写出了《捎话》《本巴》和《大地上的家乡》。某种程度上,三部作品均为“回乡”,他认为写作也是一场语言的回乡,是在远离故土以后的那种乡愁在发挥作用:“我自己不会写农民和农村的这些日常,但是我会在这块土地上获得希望和失望,获得悲伤和欣喜,获得那些生老病死的感觉。”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累累尘埃中,需要我们去找寻、认领。我四处奔波时,家乡也在流浪。年轻时,或许父母就是家乡。当他们归入祖先的厚土,我便成了自己和子孙的家乡。每个人都会接受家乡给他的所有,最终活成他自己的家乡。”在刘亮程的作品《大地上的家乡》中,他这样写道。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吴蔚黄若佩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