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网

美院师生为神十九飞行任务设计标识

定稿版本

实体刺绣版本

日前,随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与三名航天员一同踏上宇宙探索新征程的“神十九”标识也获得了关注。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枚标识的设计者是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副教授吴林桦及他的学生丁一。对于作品能够登上太空,吴林桦觉得这是对他们的肯定;丁一则希望这个标识能够成为宇宙中的“明星”,见证人类在太空中的辉煌时刻。

“神十九”标识带有空间站、飞船、星空元素

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神十九”标识也映入人们眼帘。北青报记者留意到,这枚标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2023年11月19日发布的,设计者为西安美术学院吴林桦副教授和他的学生丁一。

这枚被选中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设计方案是由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的一个蓝红黄配色的圆形徽章。

标识视觉中心图案为捕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的瞬间,同时二者围绕地球飞行,划出美丽的弧线。数字“19”融入中国龙元素,舞动上升,似飞船冲出地球,且颜色与飞船保持一致,使得标识在色彩上和谐统一。周围的点点星辰共十九颗,对应此次神舟十九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色彩设计上,吴林桦和丁一为标识外圈选用红黄两色,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内部为体现宇宙的深邃与神秘,故选用深蓝色,地球背景部分则选用浅蓝色,并区分出大气层、海洋、陆地。空间站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主体为白色,体现科技感的同时与背景色彩产生对比,强调视觉主体。而标识的字体选用则更加注重体现科技与现代感,展现开放与包容的态度,这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理念相契合。

标识如何诞生?班级一半学生参与设计课题

标识是如何诞生的?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一切都开始于西安美院为本科生开设的标识设计课。

吴林桦是标识设计课的任课教师之一。2023年9月,新学期伊始,吴林桦得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这让从小就对航空航天抱有极大兴趣的他充满了热情。“我立刻跟学生们说了这个活动,并把设计飞行任务标识设为学期课题之一。”吴林桦说。

让吴林桦没想到的是,因为考虑到难以入选,报名参与课题的学生并不多。为了打消学生们的顾虑,吴林桦带他们接触了不少航天文化。慢慢地,热情打败了顾虑,班级里有一半的学生都选择了这个课题。

同时,吴林桦带的十几位研究生里,有一些学生在听说了征集活动后,十分感兴趣,也跟着参与了进来,资深航天发烧友丁一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被选上,但这也算是为航天事业贡献了一点力量。”丁一告诉北青报记者,刚参与设计的时候,他根本没想过自己的作品能够飞上太空。

标识设计的前期工作主要是丁一完成的,到定稿关键期,吴林桦参与进来,二人交流之后进一步改动了配色和图案细节,定下了最终版本。

作品脱颖而出标识修改工作持续到发射前

吴林桦和丁一的设计最终成为了那个被选中的千分之一。吴林桦认为,他们设计的标识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作品中独特的平衡构图和对称设计。“雕塑上最有表现力的视角是45度角。其他的设计者可能都觉得一个有角度有透视关系的图案会给人深刻的印象和震撼的效果。”

吴林桦说,他们的标识采用的近似对称的设计更加简练,借鉴了中国古建筑均衡对称的美学观点,体现了航天文化中的精准和稳定。平衡稳定的设计也是吴林桦和丁一对航天员的美好祝愿,希望航天任务能够四平八稳,顺利进行。

丁一告诉北青报记者,“中标”后,任务标识的修改仍然没有停止。“任务标识的修改过程十分漫长,一直持续到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段时间。”丁一说。

图案下方呼应农历年的龙形数字“19”是一项重大修改。“原本这一块是毛笔写的红色数字十九,形态是以一条红色的‘中国龙’来展现的,后来多轮修改后,优化成了数字‘19’。”丁一说。

在配色方面,他们一开始用的是红蓝白,经协商之后把白色替换成了黄色。同时为了便于后期实体标识的制作加工,他们在最终标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色彩的呈现方式。经过反复尝试后,选择减少渐变色彩,并增强标识色彩的对比度,提升识别度,形成了刺绣版本。

工期漫长,修改费时。当10月30日佩戴上自己的作品制成的半浮雕臂章,在发射中心欢送航天员时,吴林桦和丁一深感荣耀。“看着自己的标识获得认可并被采用,我很高兴,这是对我们的肯定。”吴林桦说,他没有想到现场会是如此的激动感人。“这比我参加过的演唱会、足球赛什么的更令人热泪盈眶。”

丁一则表示,标识表达了他们对科技探索的敬意。“它不仅是航天历史的一部分,更是对人类勇气和创新的象征。我希望这个标识能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热情,为我们共同的探索精神添砖加瓦。愿这个标识成为宇宙中的‘明星’,见证人类在太空中的辉煌时刻。”

文/本报记者王天琪实习生陈林

统筹/孙慧丽

供图/受访者

相关

东风着陆场静候神十八航天员回家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计划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东风着陆场10月31日晚至11月1日凌晨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检验返回段搜救任务组织和保障能力、搜索返回舱和救援航天员能力、着陆现场组织和管控能力。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静候神十八航天员回家。

针对这次搜救任务,东风着陆场组建了1支直升机搜救分队、1支载有伞降队员的固定翼飞机搜救分队、1支地面搜救分队,着陆区周边地方政府组建了民兵分队,在着陆场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东风着陆场全面、系统地组织了任务准备工作。

据介绍,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时间为凌晨,根据着陆场历年气象资料统计,11月上旬凌晨平均气温约1.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4摄氏度,飞船返回时段基本没有月光。这次任务难点是暗夜和低温条件,导致目标搜索发现难、到达着陆现场难、救援现场保障要求高。

“按照使救援现场亮如白昼的思路,我们筹措了各种照明器材4型18套,在神舟十四号夜间搜救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着陆现场照明保障手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王正军介绍,“按照以最温暖的方式救援航天员的思路,为航天员准备了睡袋、盖毯等御寒物资,同时对医监医保车进行维护,在低温条件下也可以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

为熟悉搜救环境,空中分队进场以来已组织9个场次的飞行训练,对着陆区内各种地形地貌、危险物进行了普查和标记。地面分队对着陆区进行了地毯式勘察,详细记录和整理了车辆易通行轨迹,开展了沙漠驾驶、夜间搜索、夜间处置回收等专项训练,完成2次空地协同训练、2次全系统演练,按计划开展了飞船返回前的各项训练演练工作。据新华社责任编辑:刘琰(EN004)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