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网

武当山豆腐沟:最小行政村的历史与特产

头富沟是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一个行政村。现有31户,户籍人口113人。1980年,该村户籍人口为100人。43年来,该村人口增加13人。从人口来看,豆富沟是中国大陆最小的行政村之一。不过,这里却是武当山最小的道教宫殿——清微宫。宋元时期著名道士叶云来在此创立清微道教,清微宫成为武当道士的聚集地。冻豆腐是豆腐沟村的特产,明代武当修建时就已名声大噪。 2008年,武当山冻豆腐制作技艺被列入十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叶云来在此创立清微道派

豆腐谷原名南溪沟。元代著名道士叶云来来此修行,创立清微道教,吸引信徒云集于此。随着吃饭的人多了,需要配的菜也多了,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豆腐作坊,故名豆腐谷。

叶云来(1251----?),字熙珍,别号云来子,南宋理宗辛亥年(1251年)淳佑年三月初五出生于福建建宁。他是唐代“天师”叶法山的后裔。 。宋末,为避战乱,来到武当山修道。他与张道贵、刘道明等人师从武当高道黄东源,修炼先天道,成为武当本山派(即五龙宫上清派)著名道士。

元代乙酉年(1285年),叶云来奉旨进京,施行平风云、平雷、祈雨雪、祛病等多种盘道法,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法院的尊重。元二十三年(1286年),受命为武当护法,习清微道奇妙。

叶云来在武当山期间,经常与徒弟前往豆腐沟修行佛法,并在此创建道观——清微宫。明永乐十年(1412年),朝廷对清微宫进行了大修,修建了宣帝殿、山门、庑殿、方丈、道室、食堂、圆殿、厨房等共31间。大厅、仓库。皇帝赐名“清微天宫”。此名源于玄武大帝在武当山得道升天后,常在此显露真身。道士认为此地为修炼宝地。

武当山豆腐沟村地图

武当道士叶云来

2、临危受命的清微宫道士郭绪莲

清朝光绪年间,湖北云阳发生农民暴乱。均州当地官员先前对武当道教有怀疑,于是报仇雪恨,向襄阳府报告这次骚乱与武当道教有关。襄阳知府紧急下令:武当道教头目入衙门候审!

这时,掌管全山的武当山将军崛起,升天而起。在这乱世之中,各道观的道官不敢管事,总是推诿,没有人愿意担任武当道主。

郭绪莲此时是清微宫道士。见此一幕,他上前说道:“时局动荡,道教陷入困境!除了道教之外,没有人能够解决这场危机!既然诸位道士都不愿意去,那我现在就负责处理此事。”整座山你觉得怎么样?”道士。他听后,推举郭绪廉为武当山总道将。他立即即位,临危上任。

次日一早,道教领袖郭绪莲与众官员上路。几天后,到了襄阳府,衙门立即将郭道宗先生囚禁起来。郭道宗临危不乱,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并将武当道士遵纪守法、无人参与骚乱的事实写成书面交给政府官员。官府派人去核实,果真如郭道宗所写,武当道教与骚乱无关。

嫌疑消除后,官府释放了郭绪廉,并设宴安抚郭道宗的震惊。席上,衙役道:“你是道将,全山都选举出来了,不过,没有经过我们衙门的批准,所以你的名字不正确,现在我就批准了,回国吧。”上山就职。”

襄阳的士绅听说了武当新任道将的事迹,纷纷前来拜访,邀请他们欣赏、讨论道教。大约十天后,官府命四人乘坐官轿,护送郭绪莲道士回山。全山都欢迎他,人人都尊敬郭绪廉。

现存的清末武当山天一楼百余本账簿中,不少都有“口写:郭绪莲”字样。

清末武当山天一楼账簿上有“郭绪莲”代笔字样。

该碑立于宣统辛亥年(1911年),郭绪濂任太和宫宫主。

3、独守道宫三十年的武力达道长

近代以来,武当山涌现出许多虔诚的道士和大德。独守清微宫三十年的武力达道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48年左右,武当山太和宫、清微宫内有道士居住。随着宗教自治、自养、自传政策的实行和人民公社的发展,许多道士回到家乡参与农业生产。年老体弱、不愿回乡的道士,被分配到浚县盐池河公社豆腐沟生产大队力所能及地劳动。他们集体居住的地方就是庆卫宫。 20世纪80年代初,豆腐沟生产大队划归老营公社管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居住在头府沟大队清尾宫的道士大多已成仙,只剩下吴力达道士。

武力达(1919--1997),武当道教白衣派第十五代道士,师从黄任重道长。人民公社时期,吴立达是豆腐沟生产大队的一名队员。他和其他成员一起从事集体劳动。年底,他们记工分,领粮油,统一核算。吴立达擅长木工,闲暇时他为生产队和公社成员制作家具和器皿。群众对他评价很好。吴立达有时穿着道服,过着道士的生活。队长和制作组成员都认可他道士的身份,没有人对他的行为提出任何异议。

在划分成分时,吴立达等道士被划分为贫农或下中农。土改时,清微宫附近的土地被登记在吴立达的名下,吴立达成为清微宫的户主。

1984年,武当山道教协会成立。武力达等道士受道教协会邀请,回到道观,开展正常的道教活动,招收、教育弟子。恢复正常道教生活后不久,武力达将清微宫的土地证交给了道教协会。随后,武当山道教协会与当地当局因土地、财产归属问题发生纠纷。武力达持有的土地证,对于武当山道教协会后续收回清胃宫等土地和财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2年,武力达道士与弟子合影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冻豆腐制作技艺

武当山冻豆腐制作技艺已有数百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十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豆腐谷位于武当山金顶下的一条大河中。由于水土条件的原因,产出的大豆质地优良。豆腐碎又嫩又爽口。冻豆腐质地拉丝,耐咀嚼,味道鲜美。豆腐沟农民制作的冻豆腐是武当山道观和全国各地香客、信徒、游客日常饮食中的主菜。武当山豆腐沟的冻豆腐制作技术是在明代武当山宫观建筑群大修期间得到大规模发展的。豆腐沟村的村民以做豆腐为业。 13年的建设过程中,他们制作了鲜豆腐和冻豆腐,供修建武当山的30万工匠食用。至今,村里还保留着春节制作冻豆腐的传统习俗。

武当山冻豆腐的生产有两个自然条件:一是冬季气温低于-10℃,二是武当山豆腐谷的泉水。泉水是关键。如果没有豆腐谷的泉水,在其他温度和工艺相同的条件下就无法制作出这种冻豆腐。因此,武当山地区的冻豆腐成为了豆腐沟的地理标志产品。制法:将泡好的黄豆磨成渣,将豆浆放入锅中煮熟,放入盆中热敷膏药半小时即可。用法棍和豆腐盒过滤水,整形。两小时后,切成15×15厘米小块的豆腐,露天冷冻,然后冷冻干燥9次,直至风干。

如今,武当山冻豆腐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有:

明平和擅长烹饪,掌握了多种煮豆腐的技巧。他是武当山豆腐沟当地的“名厨”。年轻时,每年冬天他都会制作冻豆腐,送到武当山太和宫等道观,供应道士和各酒楼。他的冻豆腐味道鲜美、爽口,受到道士和游客的广泛赞誉。

宋明华可以根据冬季零度以下的气温来决定冻干豆腐的时间和次数,这样冻豆腐的色、香、味都好。

王银庆拥有多年制作冻豆腐的经验。他精通冻豆腐制作,能精确控制各种比例,调制出不同软硬度的冻豆腐。

周凤鸣家至今还保存着祖辈世代相传的制作豆腐的工具。他保留了古代磨豆腐的石磨和传统的豆腐制作工艺,他做的冻豆腐特别正宗。

武当山清微宫

磨豆浆

采购大豆

做豆腐

冻豆腐

冻豆腐

--------------------------

相关内容推送

- - - - / 结尾 / - - -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