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网

宿州市金融监管局与人行中心支行:推动金融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助力疫情防控与六稳六保

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0 年 8 月 19 日

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代表关于《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为金融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创造条件》的答复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苏州中心支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上级银行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及时落实金融系统纵横举措。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向全市金融机构提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贷款贴息24亿元;积极加强部门横向协调联动,合力推动各项金融惠企政策高效落地,为辖区内疫情防控提供及时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保就业、稳企业、保就业。截至8月末,全市贷款同比增长21.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前8个月,贷款较年初增加344.7亿元,同比增加61.5亿元,完成市委、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的98.45%。

一、主要工作进展

(一)加大逆周期引导力度,切实加强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稳企业、保就业的政策引导。通过线上线下监管、现场监管等措施,及时加大金融体系货币信贷政策窗口指导力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开辟“绿色通道”。 ”,并简化信贷流程。创新信贷产品,为应对疫情防控、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制作“苏州版”两幅创新政策工具政策宣传图文,编印金融稳企保就业宣传册,及时加强惠企金融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微信、“ “信用苏州”等线上平台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让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及时了解金融惠民政策,能够使用金融信贷产品。同时,借助“四免费一服务”走访月、各类银企对接会等平台,举办6场政策说明会,宣传解读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疫情防控的优惠政策。 300多家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截至7月底,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3.1亿元,同比增长28.3%。 7月份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6%,比年初下降0.7个百分点。全市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1%,同比多增21.9亿元。

(二)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动稳企保就业政策高效落实。为更好推动稳企保就业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落地,6月中旬,苏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及时向市领导作专题汇报,受到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重视并责成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和市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等八个行业经济主管部门召开会议召开全市银企对接金融支持、稳企、就业保障政策协调会,部署银企对接具体事项。还建立了“苏州市金融支持稳企就业融资需求对接名单”(318家企业),组织全市银行机构以企业开户银行(或最大贷款银行)作为主办银行,并要求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落实政策。 “答”,无缝连接“上市企业”。同时,通过每周监测调度、每月反馈通报、专题督促会等方式,及时加强银行对融资需求清单企业对接的跟踪监管,积极推动银企对接。企业取得实效成果。截至8月底,金融机构已走访了全部318家上市公司,贷款188家,比6月增加12家;贷款余额65.4亿元,6月份以来新增贷款75笔,新增贷款金额7.8亿元,其中市文化局向33家上市企业新增贷款2笔,合计120万元。旅游。同时,6月份以来,共有42家上市公司获得贷款延期支持和贷款延期。金额为4.8亿元。

(三)用足用好三批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精准支持抗疫保供和复工复产。一是3000亿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政策有效落实。相关金融机构利用疫情专项资金,向24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42笔,金额2.64亿元,平均利率2.45%。考虑财政贴息因素后,企业实际承担的利率成本仅为1.225%。二是5000亿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政策顺利落地。相关银行累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1167笔,贷款金额9.67亿元。三是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新限额政策全面启动。截至8月底,全市企业金融机构累计使用普惠再贷款8.7亿元,金额1万亿元,惠及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578户,平均利率4.87 %。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努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货币政策工具结构调整力度,用好货币政策工具优惠政策,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综合评价、重要行为档案管理等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评分权重,准确掌握全国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进展情况。

二是继续推进文化旅游企业“名单制”银企对接,提高金融支持效率。加强与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针对不同市场主体建立线上企业名单推送、线下对接会等多样、高效的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要求各金融机构共同推送企业名单,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对接支持,确保实现“增量、降价、提质、扩覆盖”。

三是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机制,加大稳企保就业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商业银行切实落实“续贷不还本”政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善信贷审批发放流程,优化风险评估机制,重点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提高信用贷款比重,第一贷款和无需偿还本金的贷款续期。

四是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展期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指导,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逐户、逐笔到期清单,建立定期监测机制。系统与周报、月报等财务对接台账,并根据监测情况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监督指导核查,要求金融机构对过期未展期贷款上门交“清账”,确保新增融资主要流向制造业和中小微领域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

2020 年 9 月 16 日

关于政协苏州市第五届三次会议

对 75 号提案的答复

王培委员:

感谢您对苏州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关于《关于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全区旅游发展创造金融支持条件的建议》的议案,我答复如下:

一、关于统筹推进点、线、面旅游产业发展

经我局起草,市委、市政府审议,《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实施旅游强市建设的意见先后印发。 《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全区旅游业发展,加快我市建设旅游强市、京沪杭高铁旅游圈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努力完成苏州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目标,编制实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养生、度假全面转型,旅游品牌由区域知名向国内知名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效益、全球旅游发展水平、优质旅游供给、旅游治理标准化、旅游效益最大化。旅游产业支撑力、综合带动力、市场竞争力、区域影响力显着增强,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的贡献明显提高,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淮海经济区内枢纽已基本建成。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单位,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5A级旅游景区实现“零的突破”;到“十四五”末,全年国内外旅游人数将突破4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20亿元,旅游业对旅游综合贡献率经济和就业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旅游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砀山县、灵璧县国家级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萧县省级文化旅游县、泗县省级文化旅游县、墉桥区省级文化旅游区推动各县(区)特色发展、错位互补、协调联动。

2、关于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联动

2017年以来,我局两次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协调专题,参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的编制修订。墉桥区、灵璧县、泗县、萧县被划为大运河文化保护开发核心区; 7个项目列入国家规划纲要专项。参与编制《大运河安徽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方案》等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全市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重点展示苏州作为隋唐大运河核心城市,以及与雍桥、虹桥、泗州、富里等有关的通济运河段的运河文化和文物古迹.;近百个项目列入安徽省实施计划。我们会同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编制了《大运河安徽段核心监测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和《大运河安徽段核心监测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 《大运河苏州段核心监测区国土空间》,并组织多轮征求意见。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城乡建设严格按照《大运河遗产(安徽段)保护规划》和《大运河遗产(苏州段)保护规划》的相关规定进行。 《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编制印发实施。发展改革、文化旅游、环保、水利、交通等部门统一思想认识,结合大运河的文化属性和综合功能。综合考虑大运河资源承载能力,优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河流水系、生态环境等空间布局,安排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等四大工程项目、环境配套项目、文化旅游一体化项目扎实推进;泗县认真落实《规划纲要》要求,以河道两侧2000米有水为核心监测区域进行生态空间管控。

广泛参加各类展览,展示我市运河文化和非遗特色。参加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重点展示灵壁奇石、萧仙书画、涌桥书法等与运河文化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参加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并举办“把世界带到苏州”文化旅游推介会;以运河文化为中心,设计了苏州“福蜀宴”系列菜肴,荣获“大运河美食名宴”称号。泗州戏、梆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苏州演出和发展,《大运河风涌》在北京等地创作和演出;灵壁松林喇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欧美、走向世界。

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于2020年9月3日至6日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苏州市及国内运河沿线友好城市受邀参加展会。围绕“运河古城苏州”的城市品牌,以苏州和大运河的历史渊源为主线,全面展示苏州的运河文化、楚汉文化、非物质美食、旅游产品、人文景观等。创意产品等;配备LED大屏幕循环播放“古运河城·云都苏州”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运河名宴(苏州汴河宴)介绍视频等视频;欢迎市民和游客到展区喝炒汤、尝烤鸡、听故事、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因运河而生的苏州历史文化之美。

上述工作中体现了文物 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的应用思路。

3、关于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红色、旅游、古色综合开发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坚持实施“五个一批”质量建设工程。

精品景区: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省级游学实践基地、省重点推进5个左右优质景区品牌创建、提质扩能。精品线路:围绕富丽大道、苏陵寺高速、苏小荡高速等交通轴,打造楚风汉代两日游、梨香果海生态游、文化遗产考察游、历史战争追溯之旅。游览项目包括墉桥诗意田园游、灵璧文化探索游、泗县运河风情游、萧县韩韵美食游、砀山花海运动游等一日游,每个一日游根据游览时长各有5个左右的行程。优秀的线路。新兴业态:重点打造文化旅游、运河旅游、农业旅游、科教旅游、森林旅游、游学旅游、体育探险、健康休闲、商务会展、特色旅游等苏州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业态。社区。特色产品:深化培育墉桥福利吉烧鸡、灵壁石工艺品、泗县药用布鞋、萧县葡萄及加工品、砀山酥梨及加工品等约5个特色文旅产品;创新设计 墉桥剪纸文化创意产业、灵壁钟馗画文化创意产业、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萧县书画文化创意产业、砀山靛蓝印染、印花布文化等5个文创旅游产品和创意产业等;精选各县地域特色的特色手工艺品、纪念品和获得地理标志、驰名商标等认证的农副土特产品,通过创新创意设计和品质提升,升级为“苏州礼品”,满足人们对苏州礼品的需求。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供应苏州游客;龙头企业:重点培育5家左右实力雄厚、品牌优良的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杆企业,持续提升标准化水平,融入国内外竞争规则,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全面展示新形象苏州旅游。

四、关于金融、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

我局将协调联系有关部门加强资金支持。市政府将统筹安排文化和旅游发展相关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县(区)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加大旅游发展投入。实际情况。鼓励县(区)政府统筹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改革、财政、交通、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在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时,要优先支持区域重点旅游项目。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设立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实施市场化运作,持续加大对全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银旅合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债券融资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综上所述,2020年我局将继续做好大运河、新汴河沿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旅游 产业融合、乡村旅游、厕所革命、旅游安全等重点领域工作中,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力推进旅游强市“五个一批”工程,完成苏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相关任务,聚焦围绕规划建设区域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一批国内高水平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优质旅游线路,为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应用类别:B类

联系单位: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