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网

关于我市师德师风若干问题的建议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和职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更重要位置,切实增强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良好,但结合我市教师队伍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体罚学生、性骚扰学生等亟待有效解决!

一是思想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存在躺平状态,工作不作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比较突出。南京大学教师梁莹学术不端问题。南京大学教师梁莹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违反学术规范,研究生在读期间抄袭、重复发表多篇论文,使用抄袭的论文作为自己的成果,在职称申报中弄虚作假。学校党委(行政)对梁莹作出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调离教学科研岗位、终止或退出有关人才项目的处分,按程序撤销其教师资格,同时追究学校有关院系、部门及相关人员责任。

二是教学方式不当。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妥当,课堂教学方法简单,不适应课改要求,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三峡大学教师郎某某使用低俗不雅方式授课问题。2020年 9 月,郎某某使用低俗不雅的图文在校讲授日语课程,影响恶劣。郎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三项规定。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给予郎某某停课、调离教学工作岗位处理,并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资格、扣罚绩效工资;对该教师所在的二级学院进行通报批评。广西百色市实验小学教师蒋某某歧视体罚学生、为校外培 训机构介绍生源等问题。蒋某某存在歧视体罚学生、为校外培训机构介绍生源、违反廉洁从教纪律等方面问题,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五、第九、第十项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 年修订)》,给予蒋某某留党察看两年、降低岗位等级处分,调离教师队伍。同时,追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及学校校长等的责任。

三是不遵守规章制度。言行不一,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有偿补课的现象较为严重。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教师李某、金华市第四中学教师杨某某、邵某某有偿补课问题。2021 年7 月,李某、杨某某、 邵某某参与校外违规有偿补课。该3 名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十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 年修订)》等相关规定,给予李某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合格、调离原工作岗位、取消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资格处理,责令其所在学校主要负责人作出书面检查;给予杨某某、邵某某警告处分和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合格、调离原工作岗位、取消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资格处理,责令其所在学校主要负责人作出书面检查,对学校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降低 2020 学年学校发展性考核档次。

针对上述的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原因。

一、思想教育不到位

学校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认识不够深,无论是领导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停留于形式的问题较为严重。都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去解决问题,缺乏过硬的监督组织。加强队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学习引导,杜绝形式主义。成立抽查学习小组,对学习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权。

二、不遵守规章制度

很多师德师风违规违纪的现象我们应该全力去避免,如何避免?我认为应严格落实连带责任的有效监督机制,这样才能让监督更加的完备。同时成立专业的校园事务管理部,对所有的教师不合规行为实行有效的监督,该部门必须独立于学校系统之外,给予监督的最大权利。这样离学校距离近,可以实实在在对其有客观的监督。该部门不仅面向教师,同时面向学生,针对校园暴力的问题可以实施监管。因为有的老师对校园暴力是无从下手的,甚至是漠视的。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们的负担,同时又对学生起到了保护。

三、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在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评价方面,一方面,一些学校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主要依据教师的行为表现、业绩评估和学生评价等因素,存在着“重业绩、轻师德,重显性结果、轻隐性成效”问题,部分评价指标过于简单化,还有主观性强、难以客观评价等短板。另一方面,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没有注重教师个体差异的因素,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教师的需求。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的重要环节,更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目前持续开展的师德师风系列活动和专项考核评估中,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亟待完善和改进。

四、社会风气影响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行为和观念总是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下,由于受享乐主义和不正之风的影响,个别教师出现理想信念丧失、师德失范的问题。要杜绝师德师风中违法乱纪的问题,需要加强社会大环境的建设,以此根绝此类问题产生的社会土壤。

五、职业荣誉感不足

某些教师可能会因为工作平台不够、工作枯燥乏味、薪水不高、专业不对口、职称上不去等因素,自身不愿努力工作,从而丧失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导致职业尊严缺乏、职业倦怠严重。我们知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事业,需要每位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能完成。一旦教师懈怠放弃,就会出现学风、教风方面的问题。

鉴于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在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着重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环境建设

一是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社会环境的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一方面要加强经济建设,提高教师待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另一方面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二是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仅是广大教师自身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强化权利保护,维护教师职业尊严。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职权,研究出台教师惩戒权办法。学校和相关部门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对无过错但客观上发生学生意外伤害的,教师依法不承担责任。相信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教师的权益会不断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这为教师安心从教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是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是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进一步营造好尊师重教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氛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强化各方联动,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注重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的影视文学作品创作,善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传递教师正能量,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社会舆论在揭批师德师风问题的同时,不能忘记一大批教师在默默奉献、甘做人梯的感人事迹。因此社会舆论要在宣传教师典型和先进人物上多下功夫,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领导制度。首先要完善党委领导的工作制度。《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完善党对高校教师工作领导的制度,准确把握新时期知识分子特点,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其次要进一步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的作用,加强相关部门协同,健全会商协调制度,建立奖惩联动制度。

二是健全体制机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坚持多主体多元评价,以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根据职责权限和责任划分,对履责不力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依纪依规问责。随着体制机制的逐步健全,扎紧制度的笼子,师德师风问题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三、强化宣传教育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强调,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及教师生涯全过程,师范生必须修学师德教育课程,在职教师培训中要确保每学年有师德师风专题教育。

二是加强典型榜样宣传。加强先进教师的榜样宣传,发挥他们在学生成人成才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局面。组织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教学名师、最美教师等人物开展师德宣讲。

三是加强法治纪律教育。《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强化纪律建设,全面梳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纪律要求,依法依规健全规范体系,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宣传教育。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通过法治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等,可以筑牢教师的底线意识,提升道德意识。

四、提高自身认识

提高自身认识,就是要努力做“四有”好老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一是有理想信念。《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都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立德首先就是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是有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指出,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发生师德失范行为,本人要承担相应责任。立德就是要立职业道德。

三是有扎实的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教师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要有一潭水。有扎实学识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

四是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师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教师打开学生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护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有爱心是教师从教的基本素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