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空间概念。按照中原文化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文化、三商文化、礼仪文化、中医文化、诗歌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史前文化、龙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名人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十八大文化。总之,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多元多样、经典精深,是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中原文化独特的魅力,使它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区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可追溯到公元前约6000年至公元前约3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中心,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层层向外辐射,影响远及海外。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古代中原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
河洛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是指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南岸,洛水、伊水、嵩山一带,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简言之,就是今河南省西部。河洛地区南以外方山、伏牛山为界,北以黄河为界,西以秦岭、关中平原为界,东以豫东平原为界,北界幽燕,南至江淮。古代称霸中原,是“天下之中心”(《史记·周本纪》),所谓“中国”(西周河尊碑文)。它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龙文化: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誉为人类文明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拜龙为师”,首次创造了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代第一次多部落大融合;被誉为人类文明另一位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后,也在今新郑一带以龙为新部落的图腾,以统一各部落的思想和精神。今天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濮阳榜龙距今已有6400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龙像,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中国首府”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有3700年以上,被学者等命名为“中国龙”。
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象征,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文字文化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连续史,可以说是一部汉字在中原的发展史。汉字的创制及其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几乎都是在中原地区发生的。黄帝时代,仓颉创制文字,安阳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文字”,制定标准文字“小篆”,漯河人许慎编纂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总结了汉字生成规律,统一了字义解释,在家乡完成了中国文字学巨著《说文解字》;我们今天沿用的标准字体“宋体”就是在河南开封创造的,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是在这里发明的。
姓氏文化:中华姓氏与中原关系密切,既有渊源,也有众多衍生姓氏。《中华姓氏词典》收录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有1834个源于河南;当今300大姓氏中,有171个源于河南,100大姓氏中,有78个源于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代表的中华四大姓氏,还是林、陈、郑、连、黄代表的南方姓氏,其根源都在河南。河南举办以“万姓同根、万族同源”为主题的姓氏文化节,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同和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朝圣、祭祖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特有的文化现象。
农耕文化:农业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农耕文化包含许多独特的农耕技术和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证据。
诗词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作品达百余篇,占三分之一。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数在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贵”的传说。唐代三大诗人中有两位来自河南,即“诗圣”杜甫和“诗魔”白居易。著名作家有蔡文姬、潘安、谢灵运、江淹、韩愈、刘禹锡、元稹、李贺、李商隐等。
商业文化:中国的商人、商品、商业发源于商丘,中国商业文化的诸多第一都产生于中原。夏朝商丘人王亥,最早用牛车拉货到远方经商,被后人奉为商业之祖。儒家第一位商人河南钧县人子贡,不仅能为官,还善经商致富。最早热心公益、后被尊为商圣的南阳人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隐退,将自己的才能用在经商上。爱国商人第一位新郑人献高,在经商中遭遇秦军入侵,以十五头牛的代价巧妙击退了秦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洛阳。第一个保护商人利益的政府颁布的法律《誓约》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最早以“城门征伐”为代表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具有战略思维的实业商人是东周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东周商丘人纪然。最早的商人诉讼条例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新郑。第一个提倡重商主义理论的人是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管理洛阳城市场的“三城主”是最早的“镇守府”。北宋时期的汴京(今开封)是世界上另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人口超过150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对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清代巩义康家富豪家族谱写了“富十二代,四百年不败”的商业神话。
思想文化: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演绎八卦,后来周文王在河南安阳祐里城狱中,以伏羲八卦为依据,写下了《周易》,对后世影响深远。周公在洛邑定礼乐,制定典章制度,教化百姓。列子在这里讲学、收徒。
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均在中原地区孕育和发明。安阳“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杜氏发明的“水排”吹制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鹳鱼石斧图陶罐”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67处不可移动文物之首。“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名扬中外,代表了历史上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科学圣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多年;创立“浑天说”。唐代高僧义兴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思想。
中医文化:中原医学文化以整体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独特治疗技术、和谐用药方法著称,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国粹。黄帝被后世公认为中医的创始人。中医文化起源于中原,发展于中原。中医大师云集于中原,中医巨著诞生于中原。
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中原武术文化为天下第一。太极拳是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所创,是中华武术文化的另一重要流派,其特点是刚柔并济,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目的,已传扬五大洲。少林寺协助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光辉功绩,使少林寺名声大噪。
民俗文化:百家衣、百家饭是河南风俗文化之一,百家衣是一种婴儿的衣服,由百户人家捐献的布片缝制而成,故名百家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