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广大青年当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实践中筑牢思想堡垒,勇担时代重任,情系百姓冷暖,做一名响应时代号召的“先锋兵”,同人民群众一起挥洒汗水,踔厉奋进,共迎美好的未来。
以荒原变绿洲的壮志,争当忠诚担当的后备兵。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无数治沙人怀揣着“荒原变绿洲”的壮志,投身于治理毛乌素沙漠的绿色革命之中。当地政府与民众携手,通过植树造林、草方格固沙、发展沙产业等多种措施,硬是将茫茫沙海变成了片片绿洲。这其中,不乏年轻的面孔,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选择扎根荒漠,用青春和汗水浇灌出生命的绿色。正如榆林市治沙英雄石光银,他一生扎根基层与风沙斗争,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在沙海里筑起“绿色长城”,带领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地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让曾经枯黄苍凉的不毛之地,成为了田野肥沃、良田遍布的塞上粮仓,使老百姓的钱包也鼓了起来。石光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生动体现了忠诚担当后备兵的精神,为当地人民谋取了长远而稳定的发展。
以决心跨越重重难关,争当时代先锋的排头兵。继 “威马逊”之后,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摩羯”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陆,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7级以上。这不仅仅是“威马逊”之后,我国遭遇的又一强劲对手,更是对防灾减灾体系与民众团结精神的一次极限试炼。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海南省并未被恐惧和混乱所吞噬,而是凭借着过往与风暴搏斗积累的宝贵经验,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仿佛一张精密编织的安全网,在狂风暴雨来临之前便已悄然张开。全省上下,从政府到民间,万众一心,紧急避险转移了高达31.26万的民众,为他们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14.07万人被妥善安置在临时避难所,将灾难的阴霾限制在了可控的角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一群群身影成为了最耀眼的风景线——他们是基层社区的守护者,是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是平凡中的英雄。他们放弃了个人的安逸,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抗风救灾的第一线。从晨光初破到夜幕低垂,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残枝败叶间。他们的语言或许朴素无华,但每一句“我来”或“我能”都饱含着对家园深沉的爱与责任,他们用最朴实的话语、最真切的心情、最实际的行动诠释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深刻内涵,成为了抵御台风、排险抗灾、稳定社会的排头兵。
以脚步书写希望篇章,争当为民服务的勤务兵。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活跃着无数为民服务的勤务兵身影,他们身份不同,却怀揣着同样的信念。他们或是驻村第一书记,或是青年干部,或是农业技术员等等。在海南省文罗镇,这一地区有着丰富的热带水果、农产品等特色资源,这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现文罗产业园作为集生产加工、农产品批发、跨境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更是为该地区的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良好的势头下,一个个当地的普通青年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直播平台,将海南特色的热带水果、手工艺品等农产品推向外地,打开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新通道。这些青年不仅是技术的传播者,是文化的传承人,更是为民服务的勤务兵。他们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举办乡村文化节、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海南乡村的独特魅力。海南的乡村振兴实践,是无数勤务兵们用脚步书写希望的生动写照。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用专业和热情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青年应以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回应民需,争当为民服务的后备兵、排头兵、勤务兵,共同书写属于人民的希望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