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儿童歌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音乐创作领域和国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优秀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学习生活中的常见艺术形式,优秀的歌曲对儿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的儿歌市场作品良莠不齐,“灰色儿歌”“恶搞儿歌”“成人化儿歌”等引起了家长的担忧,儿童歌曲的发展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优秀作品供给不足,断代问题日益严重。多年来,能大面积传唱的优秀儿歌屈指可数,儿歌的创作已由之前的“断层”危机转化为“断代”之殇。从媒体关注报道,到推出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举办少年儿童合唱节等活动,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但儿歌创作无力的状况仍难改观。
(二)商品化竞争激烈,严重缺乏潜心创作主体。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音乐的商业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也导致了“艺术不够纯粹”的社会现状。当今儿童歌曲创作者不会为了菲薄的稿费而努力创作儿童歌曲,而是将眼光转向高收入的流行音乐创作中,儿童歌曲反而成了“非主流艺术”,能够安心创作儿童歌曲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三)创作队伍素质不高,创作水平良莠不齐。儿童歌曲是否优秀,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的素质。而现在儿童歌曲创作队伍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首先是为儿童写歌冲在前锋的创作者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家,他们年龄已逐渐增大,而具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却很少,使得创作队伍出现断层的现象;其次,年轻的儿童歌曲创作者缺少对生活经验、儿童生活及思想的深层次了解,所创作出来的歌曲没有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和欣赏品味,盲目追求数量,忽略质量,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所创作的儿童歌曲并不少,但传唱度不高的原因。
二、工作建议
(一)量体裁衣,扬长避短,高质量创作文艺作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创作者在进行文艺创作时应该尊重儿童主体地位,以儿童视角去深挖细掘孩子们的欣赏品味,将流行元素与儿童歌曲相融合,创作出富有鲜明时代感、优美旋律感、强烈节奏感的高质量作品。
(二)不忘初心,摆正观念,多维度打造纯粹艺术。新时代的创作者要转变“一切向钱看”的消极意识,以不怕吃苦、献身艺术的崇高精神克服创作瓶颈,始终坚持儿童歌曲创作的审美、教育和娱乐功能,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同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积极联动,争取为儿童服务的机构设立专项资金,或定期开展儿童歌曲创作培训班,制定完善的奖励制度,多措并举帮助只为金钱名利而迷失初心的创作者们回归到“纯粹的艺术”。
(三)与时俱进,勤奋创新,全方位提升创作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少年儿童的欣赏能力和审判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儿童歌曲创作者在创作上要跟上时代步伐,增强时代意识,大力推陈出新,以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去突破顽固陈旧、有悖于儿童歌曲创作特点的创作原理和固定模式,勇敢地把自己的创作实践置身于创新探索的大潮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在千锤百炼和探索创新中提升创作水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