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网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发展概述:概念、要素与发展概况

1.滨海旅游小城镇发展概况

1.基本概念

滨海旅游小镇是以发展滨海旅游度假产业为基础,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休闲度假活动、完备的配套设施吸引游客,同时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产业人口集聚、实现工作居住一体化、产城互动的生态宜居新型城市。一般来说,滨海旅游小镇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①地处沿海地区,小镇建设以滨海旅游服务为中心;②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③现代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2. 发展概况

近代滨海旅游发源于英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创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交通运输革命,在其影响下,城市周边旅游不断发展,滨海旅游雏形逐渐形成。②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内燃机的发明带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出行更加便捷,旅游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传统滨海旅游小镇也随着海滨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而兴起。③繁荣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飞机成为民用交通工具,飞机的普及使国际旅游更加现实,一批具有特定消费群体、品质优良、业态多样的新型滨海旅游小镇相继出现。

我国滨海旅游度假业起步较晚,初期发展以避暑、疗养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中5个为滨海旅游度假区,从此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始真正发展起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假日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的主导方式,近年来滨海旅游小镇建设也伴随着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而逐渐兴起。

2.滨海旅游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滨海旅游城镇开发建设问题。

目前,滨海旅游小镇的发展已成为许多沿海地区的热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忽视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等现象,给滨海旅游小镇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滨海旅游城镇规划体系问题。

目前,我国滨海旅游度假区最常见的规划体系,是以地方总体规划为基础,编制地方度假区(旅游小镇)的详细建设规划,或直接进行旅游规划设计,多数度假区缺乏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滨海旅游小镇是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建设的,在规划过程中,应同时兼顾旅游规划和小镇规划,但目前相关内容和研究方法较为少见。

虽然我国已经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在控制性规划层面,尚未制定旅游小城镇的实施细则。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战略意图,加强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为保证滨海旅游小镇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控制性规划成为滨海旅游小镇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

(3)滨海旅游城镇控制性规划编制问题。

滨海旅游小城镇规划控制性编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才刚刚起步,国家法律法规对滨海旅游小城镇规划控制性编制尚无明确规定,导致其编制中存在诸多问题。

①城市控制规划主要是为了城市发展建设而制定的,滨海旅游城镇规划直接套用城市控制规划的规划方法和指标体系,难以体现滨海旅游城镇的特色。

②规划控制指标中只有发展指标,没有保护指标,缺乏有效的“城市生态环境管控”方法,在指导实际开发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滨海旅游小镇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为解决滨海旅游城镇实际开发建设和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滨海旅游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编制滨海旅游城镇控制性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滨海旅游小镇控制规划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思路

(一)建设原则

(一)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量化基础指标

科学性体现在构建结构清晰、能充分反映体系整体特征的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体现在指标体系最终用于指导滨海旅游小镇控制性规划的编制,规范旅游经营者的发展行为,引导滨海旅游发展;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可衡量性、描述准确、内容简练,才能反映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

量化控制指标作为硬控制标准,是项目开发建设的基本指标,提高其准确性,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的重要领域。旅游新城开发建设必须统筹考虑整体功能布局和配套基础设施,从环境风貌、建筑形态等角度建立统一标准,提升旅游小镇整体形象。对重点地块进行城市设计,对建筑与公共空间、公共通道、绿地景观类型等关系进行详细界定。

滨海旅游城镇的功能主要为旅游,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独特性和竞争力,体现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应创新制度控制和城市界面控制,增强指标体系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制约作用。

(三)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滨海旅游小镇作为陆海交错的特定区域,以滨海为主,生态敏感性较高,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尤为重要。严格保护规划区南侧沿线自然生态资源;严格管控滨海大道生态保护廊道、滨海景观廊道;严格管控规划区东西两侧自然水域,改善水环境。在控制性规划指标的制定中增加生态控制指标,如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加大风道指标的控制,从而改善滨海旅游小镇小气候。

(二)建设思路

以滨海旅游小镇的独特性为切入点,探索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规划要素,即滨海和旅游。对于滨海小镇,其生态敏感性相对较高,因此在规划中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生态指标纳入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对于旅游小镇,主要目的是吸引外来游客,带动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城市设计出发,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小镇风貌。

本次控制性规划指标体系的创新,是在控制性规划中的常规指标基础上,在城市设计层面,增加了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标志设施控制、城市照明控制和界面率控制指标;在生态环境层面,增加了低影响开发设计指标、综合管廊及风道控制等指标。在完善传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滨海旅游小镇控制性规划指标体系(图1)。

四、塔山屯镇天龙寺滨海地区控制性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1. 环境容量水平:细化指标计算方法,构建基本指标框架

(1)容积率控制

容积率是地块允许建设的总建筑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在合理的空间环境条件下,容积率越大,地块开发建设强度越强。容积率越高,土地利用率越高;反之,容积率越小,土地开发建设强度越小,土地利用率也越低。容积率确定流程如图2所示。

本规划根据塔山屯镇天龙寺滨海区域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容积率的概念,对不同性质、不同位置的地块,特别是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进行测算,具体预测方法概括如下:

1)经济分析法——经济容积率。容积率表达的是容积率与总建筑面积和地块面积的比值。土地开发中,单位面积价格与建筑面积有直接关系。具体公式为:

2)车体布局仿真方法。

通过对规划方案的物理布局进行试验,研究总体适宜的容量与空间布局,并运用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修改,最终得出明确的容积率指标。

3)调查分析方法。

通过对现状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了解现状中的各项指标以及不同地点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获取一些可供参考的指标数据,结合规划条件、城市发展水平,确定更为合理的容积率指标。

4)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按照绥中县规划局相关规定,采用调查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验证,最终确定规划区域容积率,具体容积率控制指标见表1。

5)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计算居住区容积率。

根据《城镇规划标准》关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考虑到滨海旅游城镇的特殊性,本规划按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00平方米/人计算,总人口规模为162.81公顷÷100平方米/人=16200人。

①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二级气候区划的规定:高层住宅组团人均控制指标为8~11平方米/人,则平均值为9.5平方米/人,则总住宅用地面积=9.5×1.62=²。

②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关于居住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的规定:居住组团的居住用地价值范围应为居住用地的70%~80%,故价值量为75%,则居住用地=0.75×居住用地=0.75×=²。

③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二类气候区的规定:多层居住建筑净密度为1.70,中高层居住建筑净密度为2.00,高层居住建筑净密度为3.50。居住建筑以高层为主,故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为3.50。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居住建筑总面积/居住用地,则居住建筑总面积=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居住用地=3.5×=.5m2。

④按照商业与住宅经验配比15%~20%的规则,经验配比取17.5%,商业总面积为70697.81m²。

⑤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商业建筑面积=.31m²。

⑥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居住用地=.31/=3.08≈3.1。

根据上述经济容积率计算方法,对规划区域的容积率进行预测,再采用布局模拟法对规划区域进行校核,在初步确定容积率指标后,再结合《随州县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同类用地的控制标准进行调研,并与国内同类城镇区域用地控制指标进行对比,最终确定规划区域的容积率控制要求。

(2)建筑密度控制

(二)城市设计层面:加大指标管控,提升城市形象标准

(1)总体城市设计控制

根据总体城市设计,规划区从节点、轴线、区域三个角度进行控制(图3)。 ①节点。重点塑造四个一级控制节点,形成城镇形象的标志性节点;主干道交叉口为二级控制节点;其他道路交叉口及滨海区域重点控制建筑为三级控制节点。 ②轴线。控制城镇主要街道界面,构建“一横一纵”两条一级控制轴线,沿主干道建设二级控制轴线,沿支路建设控制轴线。 ③区域。滨海区域、滨海大道北侧商业区、迎宾街两侧商业区为城市主要功能区,为一级控制区;中路两侧为城市主要公共服务区,为二级控制区;其余为三级控制区。

(2)标牌设施的管制

城市集镇各个区域对环境氛围、景观要素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在设置户外广告时应区别对待。规划设立了五类区域对户外广告设置进行控制(图4)。

(3)城市照明控制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2006)规定,“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图5),其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4)界面比(K值)控制

界面率(K值)为地块内界面总宽度与地块宽度之比。本规划界面控制分三种类型: ①商业连续界面——K值为界面沿线建筑总宽度与地块宽度之比。 ②界面沿线绿地总宽度与地块宽度之比; ③界面沿线开放空间宽度与地块宽度之比。 对规划区内各地块进行界面率控制,弥补传统控制要素对城市空间界面控制的不足。对于重要商业界面,K值宜按0.7≤K≤0.9选取,对于绿化连续界面,K值宜在0.8≤K≤1.0范围内选取,对于开放景观界面,K值宜在0.4≤K≤0.6范围内选取。

(三)生态环境层面:纳入生态指标,完善生态控制要素

(1)“低影响开发指标体系”的应用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规划区年径流控制率确定为80%,设计降雨量为26.2mm,综合径流系数小于0.5。具体技术措施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下沉广场。结合地块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确定各地块下沉绿地率、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低影响开发设计指标(表4)。

(2)综合管廊及管道配套设施

与传统地埋管线单独敷设、独立管理相比,综合管廊可消除“拉链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节省土地资源。

1)进入走廊的管线选择。

供热管道温度较高,虽然采取了保温措施,但其外表面温度仍在30℃以上,管道沟内还有温度补偿器、大推力支架、放气阀、排气阀等专用设备,与其他管道相连,很难共处一室。

若燃气管道进入综合管廊,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解决其安全问题,但这也会相应​​增加工程投资,同时对日常维护管理运营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排水管道为重力流管道,按一定坡度埋设,一般埋设较深,但综合管廊的造价会随着埋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本项目地处滨海平原,不宜将重力流管道纳入综合管廊中。

概括起来,综合管廊仅包括供水、电力、电信三个专业管线。

2)综合管廊选址。

沿滨海中路规划一段综合管廊,滨海中路穿过规划区中心,且距水源、电源均来自镇区,符合综合管廊的选线原则。

(3)风道控制

规划区内街道布局与绥中夏季风向一致,每个小区都规划了多条风道,让夏季风能顺畅穿过小区。一系列的风道让整个规划区和每个小区都保持了风道,通过风道的设置,规划区夏季可降温2℃左右,空气的快速循环也让PM2.5等污染物快速扩散。

结论

控制性规划指标体系是控制性规划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构建绥中县塔山屯镇天龙寺滨海片区控制性规划指标体系的新思路。针对旅游小镇的创新指标:在环境容量层面,提出新的容积率计算方法,以居住区净密度等指标为基础测算建筑面积毛密度。从技术层面,综合运用多种计算方法,合理确定相应等级的居住用地。在城市设计层面,引入界面率(K值)概念,提出商业连续界面、绿化连续界面、景观开放界面三种界面控制形式,控制规划区域各路段的界面率。

此外,还控制广告标牌、道路照明等要求;在生态环境层面,将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风道、绿化率、建筑节能等生态指标纳入控制指标,并根据城镇、组团层面的规划布局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风道,合理确定城市开放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