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江苏徐州陈平楼村,有一个三十出头的村民钟艳秋,是大家眼中的“全能人”。村民手机没电了、手机音量小了、充话费、改套餐、一些App使用、交电费甚至理发都可以找她。她真的是“全能”的吗?其实并不是,很多事情她开始也不会,但是为了帮助村民,她努力“自学成才”提高本领当“全能人”。
钟艳秋在平时生活中对于村里一些在家的留守儿童、居家老人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的亲人在外能够安心工作,钟艳秋的行为让人称赞。由于钟艳秋把村民们当成亲人一样,村民们因此也对钟艳秋非常信任,有时候她出去旅游不在家,大家在找人寻求帮助时,只会想到找钟艳秋,认为她是“最佳人选”,要等她回来帮忙。钟艳秋的爱心举动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走进了村民的内心,很多人也把她当做可以信赖的家人。钟艳秋虽不是村民真的家人,但是她的行为胜过一些村民的家人。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钟艳秋能够长时间如一日的帮助村民,让人钦佩,并且她表示接下来孩子要去县城上学了,她也因此要离开农村,但是以后有空的话尽量一周回来一次帮帮大家。其实她如果怕麻烦可以拒绝去帮助他人,但是她没有,她知道她做的事很有意义。
钟艳秋助人为乐的事迹,体现的是当今社会积极向上的风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值得广大年轻人学习。
相信看到钟艳秋“全能人”的事迹,很多年轻人会觉得很熟悉,感同身受。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上大学时,暑寒假放假回家的时候,村里谁家电视出问题了,手机用不了了,都会想到找“万能”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啥都会。大学生们虽然对自己被村民神圣化了,觉得很苦恼,很多事情其实也不会,但是也都会积极提供帮助,对于不懂的知识盲区,会通过学习再帮大家解决,这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体现,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
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群体的生活反而日渐不便,那些群体就是老人。可以看到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对于电子产品不会使用,但是他们家里年轻人又多在外务工,无法提供帮助,衣食住行很多方面又离不开智能手机,就导致老人们日常生活极大不便。此时,就需要众多像钟艳秋这样的年轻人积极提供帮助,来排忧解难。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将这种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帮助他人不仅是自己心灵的满足,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看到他人寻求帮助,我们应该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可能因为我们的举手之劳,就给他人生活上提供极大的便利,让他们在外的家人能够安心、舒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变老,都可能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到那一天我们也会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我们更要做好正能量的传播者,让社会充满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对于年轻干部而言,为民服务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在帮助群众上更应当好带头示范,不仅要帮助他们修电视、修手机、充话费,教他们使用一些App,也要向他们宣讲国家方针政策,帮他们争取福利待遇;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完善老人儿童帮扶举措;要发动乡贤、争取资金,完善老人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共同缔造工作,推进幸福食堂建设,方便群众生活。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我们应当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全能人”,当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模范带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