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河唱响千年韵 聆听濯水人间情
“濯河水清又清,古镇石板街梆梆硬,濯水生意好得很,满街满巷生意人……”一段段优美的后河古戏独有的唱腔透过古镇的小巷,飘进了人们的心中。后河古戏是由湖北汉剧、湖南南戏与江西的昆山腔交融、创新后形成的。明朝的“赶蛮拓业”和清初的“湖广填川”期间,大批外地移民迁至濯水后,汉戏与南戏相撞并与昆山腔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濯水独有的后河古戏。
实践团成员通过采访后河古戏传承人徐余清老师,了解到濯水后河戏的历史演变、唱腔特色、走台动作,感受后河古戏的独特魅力。为了让实践团成员们更好地体会到后河古戏的魅力,徐余清老师传授了一些简单的后河古戏唱段和唱戏时的手势。她带领实践团队员唱起了“盛世华章开太平,濯水人民拍手称快,好气派……”。这不仅是对后河古戏的传承,更是对团队成员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后河古戏中传承的“真、善、美”。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更多人来了解和传承后河古戏。
观石鸡坨陶艺 弘扬工匠精神
石鸡坨土陶的制作技艺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之一,始于宋朝末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实践团前往濯水镇三门社区石鸡坨土陶生产地探索石鸡坨土陶发展过程和制作方式,感受石鸡坨文化魅力。在采访石鸡坨土陶技艺传承人刘沛良老师的过程中,他谈到,土陶制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一份坚守和热爱,要树立工匠精神,用严谨踏实的态度来要求自己。他在面对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复杂、人力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大以及濒临失传危机的难题时仍然一如既往的坚持。“三十多家土陶作坊相继倒闭,如果让流传千年的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在自己手中失传,那么就是对不起‘天理良心’。”刘沛良说道。怀匠心,践匠行,做匠人。实践团成员们在他的身上不仅学到了匠人精神,也更加坚定了继承与弘扬非遗文化文化的决心。
黔行南溪吼号子,非遗薪火续传承
南溪号子在重庆市黔江区土家族人民中广为传唱,起始于唐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国务院批准南溪号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践团路经崎岖的山路,来到了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拜访了南溪号子国家级传承人杨正泽老师和市级传承人冯广香老师。
杨正泽老师为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南溪号子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冯广香老师则为实践团成员们现场演绎了几首经典的南溪号子-打闹台、喇叭号、幺妹调。这几首经典的南溪号子里既有山野俚语展现土家人生产生活,又有涉及土家族民俗文化、爱情的号子,是当地人民喜爱的口头文学。那高亢激昂的腔调穿透了时空的阻隔,让在场的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置身于往昔的劳动场景中,深切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坚韧。
寻根非遗文化,续写民族华章。“灵启濯水,寻脉黔行”实践团进行了一场探寻非遗文化根脉的旅程,在沉浸式体验后河古戏、石鸡坨土陶、南溪号子的过程中,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让文化的根脉在年轻一代中茁壮成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